本文原作發表於interaction-design.org,是Hassenzahl對其體驗設計的概說。他對體驗設計的思維方向與今日一般體驗設計理論有很大的區別,今日所談的體驗,大多其實都是人的experiencing狀態,內容上其實就是傳統人因學與認知心理學。Hassenzahl認為,體驗所指的,應該要是真正會讓使用者有如經歷一個故事一樣的體驗(experience)。其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是否對使用者主體產生意義。
Critique of pure Design
純粹設計批判
不可見的設計 (Design ist unsichtbar) by Lucius Burckhardt 1981
這是一篇由奧地利社會學、經濟學家Lucius Burckhardt (1925-2003)於1981年為《不可見的設計》一書所寫的文章,這篇文章寫成於35年前,但其內容所論述的問題,幾乎完全符合今日現況,而且論述見識深刻,值得一讀。這篇文章在2004年又被Fezer與Schmitz編入的新書《誰策劃規劃?建築、政策與人(Wer plant die Plannung? Architektur, Politik und Mensch)》之中,可見其影響之深遠。
平凡的設計(Das gewöhnliche Design) by Friedrich Friedl &Gerd Ohlhauser 1979
平凡的設計
Das gewöhnliche Design
Friedrich Friedl &Gerd Ohlhauser
1979
Das gewöhnliche Design
Friedrich Friedl &Gerd Ohlhauser
1979
給馬理尤斯‧德‧則亞斯的公開信 (STATEMENT TO MARIUS DE ZAYAS) by 畢卡索 1923
這是一篇畢卡索寫關於他的藝術理念的書信。雖然與設計並非直接相關,但是可以很明確地從中看出設計與藝術根本上的區別,也說明了設計為何不是藝術的商業化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